【本文只是草稿,以后有机会再更新。】
今天一不小心又整了一部大篇。
道:即真理,规律,包括宇宙规律、自然规律、历史规律、社会规律、人性规律,等等。
我执:“我执”就是执着自我,无明,指人有立场。俱生我执。《成唯识论》“第七心品,未转依位,是俱生故。”第七识末那识叫“俱生我执”。
分别:人有了我执,有了立场,于是就有了分别心,好坏对错。
不二:强调破我执就是强调去除二元对立,即去除好坏对错,去二不着一。
《天幕红尘》
-----引用天幕红尘书里的内容开始-----
乔治说:“我出两个命题,你来回答。如果你驳倒命题,你拿上钱就可以走了。如果你不能驳倒命题,那就可能推导出你应该在合同上签字。当然你没有驳倒也可以不签,那就表明你不讲理了,我不评价不讲理的人。”
第一个命题是: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方迪本能的想法就是:这个命题是真理,是驳不倒的。
第二个命题是:唯有变是不变的。
方迪觉得这更是真理了,根本没有可能驳倒。方迪暗自断定,叶子农除了签字没有别的选择。
叶子农立刻明白了,第一个命题的漏洞是故意的,是设置了一个逻辑陷阱和思维导向,第二个命题才是真正的基础原理设置,意在推导出立场逻辑,进而推导出立场观点。
叶子农拿着命题只说了一句话:“您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还变不变了?”
乔治沉默了许久,说了一句话:“你走吧。”
后来张志诚也问叶子农:“你还没看题,怎么就断定乔治错了?”
叶子农说:“那得先声明,可不是俺对您不恭不敬,这个问题它较真不是,凡是懂的不用问,凡是问的说了也未必懂,越不懂越会觉得说的人装神弄鬼。”
张志诚点点头说:“嗯,你说。”
叶子农说:“凡是能推导出我该签那份合同的原理设置,就必然是有漏的。或者说凡是能推导出错误结论的原理设置,就不可能是究竟的。甭管他的具体设置是什么,都必然是有漏的,只是这么漏与那么漏的区别。乔治设置的相对与绝对的命题,是边见有二,他自己都知道是错的,这个错是个逻辑陷阱,是引导我去承认变与不变的那个命题,只是乔治不知道变与不变的命题虽去二归一了,但也只是出离了边见有二的境界,去二仍着一,并不妨碍一仍有漏,不空嘛。乔治如果出离到了去二不着一,他一定不会叫我去纽约。”
------以上是引用书中内容------
第一句: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这句话是边见有二,本身就是错的,就如一个人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但不能说人非善即恶。
应该改成:真理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这句话就对。
第二句:唯有变是不变的。
这句话就是绝对了,去二仍着一对立统一中级。低级是像前面变或不变是二边。
所以当叶子农问“您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还变不变了?”,如果乔治回答不变了,那“唯有变是不变的”就没有意义,自打耳光,你自己都说变是恒在的,你怎么就不变呢。
如果乔治回答会变,那说明乔治是有立场的,认为“唯有变是不变的”具有绝对性,在大神叶子农看来就是个笑话。
所以“唯有变是不变的”这个问题本身是无法回答对还是错的,属于一说就错。
这就是乔治设置给叶子农的陷阱,叶子农一跳进去有了立场就输了。
但是如果跳脱出来,跳出乔治设置的立场,站在出离视角,其实根本没有变与不变这两个概念。这就是去二不着一,去除心中的“变”的概念,即根本就没有“变”这个词。
既然没有变,也没有不变,那么“唯有变是不变的”这句话就无法存在了,这就是佛学的“不可说”,一说就错,一说就代表心中有了各种概念。所以叶子农说甚至包括“客观”这个词,也是概念,也是立场。
见本号历史文章《缠中说禅:佛曰,不可说》。
佛学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无常,就是唯有变是不变的。我们说无常时,指的是还有此岸、彼岸时。
需要出离两次,第一次,出离此岸、达彼岸,此时无常还可说;第二次,出离后,实无此岸、彼岸,那时无常已不可说。
见本号历史文章:
《缠中说禅: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本空》
《佛曰,出离此岸、彼岸》
所以“唯有变是不变的”这个问题本身是无法回答对还是错的,属于一说就错,无常不可说。
但是方便说时,我们还要继续说无常。
接着就是本号历史文章《天道有常,2023.04.16》内容,贴在下面,但今天要做点更新。
图片
问:他人不接受教化咋办?答:随缘。天道有常。
天道有常,人道可修。
所谓天道有常,就是万事万物,因缘而起,无缘而灭,无相无形,不昧因果。
天道有常,指真理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违背。指“万法皆空,缘起性空,因缘和合”这一点,这一规律。
但我们从本文前面得知,天道有常的恒常,是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或规律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
俗称的那些天道,往往不是真天道,那么所谓的天道有常,想要逆天行事,就可以把天道打破。因为不同的认知高低层次到达后,各种所谓天道的真假会不同,这就是相对性的一种。
继续天幕红尘。
见路不走,是要见,见性,见智,着相,着礼,品鉴有别,亲密有度。
这是个没有道法的红尘,而且有时还要你滚一下;
这是个没有方向的名利场,有时会绞一些你的肉。
这就是你头上的天幕。
天有道,则无常道;
事于道,则天有道,看与事则无常。
无常则明,明则通,则世事洞明;
世事洞明,则世事可治愈,渐达佳境。
天有道,则无常道。
指确实有真理或客观规律,但这种规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
事于道,则天有道,看与事则无常。
事于道:指拘泥于成功的经验、教条。
看与事则无常:因为天有道、无常道,因此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因果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无常的。
无常则明,明则通,则世事洞明。
能够认识到事物因果规律的变化无常,就能使人更加明智,有了智慧,就能更加通达,就能对世间万事万物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
因此天道有常的恒常,其实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说天道有常,指真理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违背,因为“客观”也是立场,当在出离后,实无此岸、彼岸,那时,无常、有常已不可说。
指“万法皆空,缘起性空,因缘和合”这一点,这一规律存在,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并不需要去否定,也不能被打破,但也不必说了。
如果说“万法皆空,缘起性空,因缘和合”这个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指其内容,如何的缘起性空,因果规律的具体内容,是一直变化的,但“万法皆空,缘起性空,因缘和合”这个规律总纲可以不变。
千万要注意理解这句:有真理或客观规律,但这种规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因果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无常的。
即规律的内容本身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继续天道有常,人道可修内容。
缘起缘灭是天道,结缘和化解缘(消化吸收)才是人道。
结缘容易,化解缘难!如何化解一段缘才是人道的核心,天道是遵循,人道是修行。
【《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和肖亚文是缘,老板与员工的雇佣关系,为何偏偏他两结识;肖亚文和芮小丹是缘,大学同学何其多,为何偏偏她两交好。缘起是天道,非人力所能为。所以丁元英和小丹才结缘,格律诗公司和王庙村村民才结缘。】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天道有常,人道可修!
循天道,修人道。
图片
股市里有各种规律,自从有股市以来,各路大神、各种大神根据所谓的规律创作出了各种交易策略。但渐渐地,股市运行的规律变了,而各种交易策略及使用策略的人,因为固化思维,因此各种交易策略、赚钱路子都无一例外的慢慢失效了。
现实如此。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股市,包括缠论炒股。
缠论108课的分型、走势类型、走势终完美等,都是对股市走势的客观规律的揭示。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婆娑世界,我们一个一个都是无明众生,而股市更是一个修罗场,这样的世界,当然是无常的。这样的无常,不需要考虑出离后实无此岸、彼岸时的不可说的无常。
这个婆娑世界,股市这个修罗场,以及缠论108课,必然是无常,是唯有变是不变的。
见本号历史文章《克罗尔、维奥莱塔的终极思考》。
那篇文章中,有这么几段话:
“你要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试图去控制孢子。他们都认为自己找到一条一劳永逸的预测孢子变异的方案。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去看看汉克·卡费罗曾经写过的一本有关期货理论的书籍,叫《期货市场黄金技术分析》,书很有名,至今都是期货界人士的必读书。到现在为止很多期货精英依然推崇那种最终只能是失败而绝不会成功的东西。”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这些人的失败是源于他们的理论,是这样吗?”
“对!当他们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时候,失败就注定了。我曾说过,孢子是一种智能生命,它具有向观察者未知的方向变异的趋势,而且它总是向观察者未知的方向变异。当它意识到观察者看透了它的真相后,它一定会发生变异,从而让观察者总结的理论失败。”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观察者不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那么孢子就不会发生变异,对吗?”
“你说的对!当观察者不试图用规律去解释孢子的时候,那么孢子同样也无法知道自己被观察者认识。也就是说,道在不长高的同时,魔也不会长高;但是道如果试图要超过魔的时候,魔必然要长高。”
上面这是那篇文章中部分内容。
其实波浪理论和缠论108课也不例外。缠徒以为学了缠论108课就一劳永逸了,可以将股市作为提款机了,但这万万不可能。
市场的终极形态下,缠论以前的背驰判断买卖点体系将失效,无级变速体系中的不依赖于背驰的将继续有效。
背驰包括盘背、没有趋势没有背驰的背驰,以及包含针对最后一中枢第三类买卖点的多中枢趋势背驰。
终极形态下,随着大家炒股水平的提高,走势图上的背驰谁都能看出来,那么已经不能作为规律了。就像大家都知道有个人已经活到八九十岁了,就不会再把这个人当作主要劳动力或创作者来对待了。
缠论刚出来的时候,市场是有很多标准的趋势结构和盘整结构的,也有很多背驰结构,按缠论去操作,应当顺风顺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现在最新的走势图上还能看到多少缠论标准图呢?很少了。
你现在能看到的都是小转大满天飞,和小级别走势结构的延伸破坏背驰的图。
股市无常。
无常,就是唯有变是不变的。
就像我们前面已经说到,股市中走势的运行,确实是有规律的。但是,天有道、无常道,即使确实有真理或客观规律,但这种规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
股市中,无论是缠论还是波浪理论,最讲究活用的原因在于此,炒股包括缠论实战,本来就需如此“鲜活的当下”。
什么是鲜活的当下?这个动态的鲜活的当下境界很重要。缠解论语第37课,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一直是动态的,无时无刻,现实的每个当下,动态的位次,动态的不同的所“德”,鲜活的当下境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本文前面已经说了,千万要注意理解这句:存在真理或客观规律,但这种规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因果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无常的。
即规律的内容本身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动态的鲜活的当下、后验,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惠能就是因为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而开悟的。
图片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股市中走势的结构的变化一直在进行中,唯有变是不变的,不是说走势结构没规律,而是指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规律也在不断变化中。
这里不是指具体一张走势图上的股市走势的动态生长。
这里指“股市中走势的结构”这个总纲、泛指,这个事物是一直在动态发展的,这个结构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不会是,以前趋势背驰是个规律,以后趋势背驰还是那样的规律。
比如,以前趋势背驰可以没有最后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但108课写着写着发现老的趋势背驰的胜率没有说服力,所以要求了趋势背驰要有最后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但最近几年,干脆趋势背驰标准走势都非常难见到了,当然现今,即使是包含有最后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的趋势背驰转折,也不再是一个所谓的高胜率的规律了。
千万要注意理解这句:存在真理或客观规律,但这种规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因果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无常的。
即规律的内容本身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这才是最难的。
这就是缠论说的先验和后验之间的区别,这就是为何后验理念思维如此关键的原因。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股市运行规律和炒股理论,模式、模型、策略,真的把模型这种给你,你也会把裤衩子赔光,因为最高境界的真正后验的股市运行规律和炒股理论,里面的模式、模型必须是能随着股市动态发展而动态适应变化发展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见本号历史文章《水无形,杯有形》。注意,杯有形的杯也是随你自己的进步变化的,此为兵无常势。
图片
要记住了,存在真理或客观规律,但这种规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因果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无常的。
即规律的内容本身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那么,各种各样的股市运行规律和炒股理论,策略、模式、模型也必须是动态适应变化发展的,那是因为股市运行规律一直在动态变化发展,因此,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抛开一成不变,抛开固化思维,要活,不要一根筋,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要去顺应股市中走势结构规律的不断变化。
在股市这个血腥的吃人不吐骨的市场,最顶级的眼界和修为,是顺时而动,最高级的认知,是应势而为!
这里的顺时而动的时,指时机。
要懂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不到不去强求。就是俗称的不能死板,不能一根筋。
天时地利人和。
要去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